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参数联合血清学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马鞍山十七冶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2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64例)和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6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心电图参数及血清学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各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校正QT间期(QTc)和校正TP-Te间期(TP-Tec)较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明显延长[(481±12) ms比(460±12) ms,(127±8) ms比(112±7) ms](P<0.01)。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钠肽(BN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组[(381±61)μmol/L比(359±60)μmol/L,(11.2±2.4) mg/L比(6.2±1.8) mg/L,(1 457±331) ng/L比(770±237) ng/L](P<0.05或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Tc、TP-Tec、hs-CRP、BNP及尿酸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QTc、TP-Tec、hs-CRP、BNP及血尿酸的AUC分别为0.635、0.779、0.860、0.765和0.539,5项指标联合预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AUC为0.903,显著高于单项指标(P<0.01)。结论 QTc、TP-Tec、hs-CRP、BNP及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上述指标联合可显著提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