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进行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3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肝功能生化指标,明确Child-Pugh分级,按照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分为肝功能恢复组(35例)和恢复不良组(18例)。结果 53例患者术前Child A组40例,Child B组13例,Child A组吲哚菁绿15分钟滞留率(retention rate of indocyanine green at 15 minutes,ICG R15)较Child B组低,吲哚菁绿血浆清除率(lndocyanine green serum disappearance,K值)、有效肝脏血流量(effec-tive hepatic blood flow,EHBF)较Child 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肝功能恢复组35例,恢复不良组18例,肝功能恢复组ICG R15较恢复不良组低,K值、EHBF较恢复不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hild A组40例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33例,恢复不良组7例,肝功能恢复组ICG R15较恢复不良组低,K值、EHBF较恢复不良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能有效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联合传统的Child-Pugh分级,能更好的预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

  • 单位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