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区冬春季大气PM2.5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作者:刘欢; 刘永全; 赵伊琳; 李丛舒; 刘金玉; 郭艳玲; 降升平*
来源: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3, 45(10): 1422-1431.
DOI:10.15985/j.cnki.1001-3865.2023.10.016

摘要

选择2020年12月(冬季)和2021年3月(春季),对天津工业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进行检测,分析其组成特征、季节变化及来源。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两季PM2.5中SVOCs的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276.23±197.56)、(180.30±94.46) ng/m3,主要成分是酯、含杂原子化合物,且冬季SVOCs的浓度大于春季。WSIIs均以SO42-、NO-3和Na+为主,冬春季二次无机气溶胶SO42-、NO-3、NH+4(SNA)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4.60±21.61)、(30.88±16.46)μg/m3,且春季SNA在总水溶性无机离子(TWSIIs)中的占比大于冬季。冬春两季大气PM2.5均偏酸性,春季的硫氧化率(SOR)与氮氧化率(NOR)均高于冬季,二次转化程度加强。PM2.5中各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天津工业区冬春季PM2.5中WSIIs的主要结合方式有(NH4)2SO4、NH4HSO4、NH4NO3,还有部分以NaCl、Na2SO4、NaHSO4、NaNO3的形式存在;冬季的多环芳烃(PAHs)可能来源于交通移动排放,而春季则主要来自燃烧排放;工业源对冬春两季污染贡献均较大。根据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分析,工业源是天津工业区冬春季PM2.5的主要来源。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