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心肌占心肌总灌注受损范围的比例预测HFrEF患者CABG术后心室重构逆转的价值

作者:鲁瑶; 曹剑; 朱恩军; 高铭鑫; 牟甜甜; 张颖; 解小芬; 田毅; 贠明凯; 孟晶晶; 杨秀滨; 来永强; 董然; 张晓丽*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3, 51(04): 384-392.
DOI:10.3760/cma.j.cn112148-20221121-00912

摘要

目的采用心肌灌注显像联合门控心肌代谢显像探讨冬眠心肌(HM)占心肌总灌注受损范围(TPD)的比例(HM/TPD)预测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逆转心室重构(R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 1月至 202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诊断为HFrEF的住院患者, 手术前、后行锝-99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心肌灌注显像联合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门控心肌代谢显像, 术后3~12个月复查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Δ表示变化值(术后-术前)。根据术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减少 10%及以上认为发生RR, 将患者分成逆转组(RR+)和未逆转组(RR-)。采用回归分析预测RR的影响因素, 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计算曲线下面积预测术后RR的界值。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诊断为HFrEF并在术前行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的住院患者作为验证组, 术前和术后3~12个月均行超声心动图。在验证组中, 验证ROC曲线获得界值的可靠性。结果前瞻性队列纳入28例HFrEF患者, 年龄为(56.9±8.7)岁, 其中男性26例。RR+组(n=16)术前HM/TPD明显高于RR-组(n=12)[(51.8%±17.9%)比(35.7%±13.9%), P=0.016)]。Logistic回归分析示, 术前HM/TPD是预测CABG术后RR的唯一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R)=1.073, 95%CI:1.005~1.145, P=0.035]。ROC曲线示, 预测术后RR指标的HM/TPD界值为38.3%, AUC为0.786(P=0.011), 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为75%。回顾性纳入100 例HFrEF患者作为验证组, 年龄为(59.7±9.6)岁, 其中男性90例。在验证组中, HM/TPD预测HFrEF患者CABG术后RR的灵敏度为82%, 特异度为60%, 准确性为73%。与HM/TPD<38.3%的患者(n=36)比较, HM/TPD≥38.3%的患者(n=64)术后RR及心功能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术前HM/TPD是预测HFrEF患者CABG术后RR的独立影响因素, HM/TPD≥38.3%可较准确地预测CABG术后心室重构的逆转和心功能的改善。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