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英夫力西(IFX)治疗炎症性肠病与肠道菌群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04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52例,克罗恩病(CD)52例,使用英夫力西治疗前后测定肠道菌群数量。另取30例健康志愿者新鲜粪便,定量培养进行菌群分析,同时测定三组C反应蛋白、血沉两项数据结果,分析其与肠道细菌组成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UC组酵母菌(1.09±0.17)、肠球菌(5.01±0.36)和消化球菌(3.99±0.23)的数量显著下降,乳酸杆菌(7.95±0.69)的数量显著上升(P<0.01);CD组酵母菌(1.06±0.19)、肠球菌(4.91±0.37)和消化球菌(3.90±0.19)的数量显著下降,乳酸杆菌(8.07±0.76)的数量显著上升(P<0.01)。治疗后,UC组CRP(10.33±4.64)、ESR(9.10±4.11)水平降低(P<0.01);CD组CRP(7.31±4.68)、ESR(9.27±3.13)水平降低(P<0.01)。结论使用英夫力西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后,酵母菌、肠球菌和消化球菌数量显著降低,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恢复到正常水平,炎症指标CRP和ESR下降,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