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91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丰林; 金童; 李文明; 钱晔; 魏东敏; 孙睿杰; 刘大昱; 解光; 雷大鹏; 潘新良
来源: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 49(04): 305-310.
DOI:10.3760/cma.j.issn.1673-0860.2014.04.009

摘要

目的总结并分析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手术入路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1例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增强CT检查,7例另行MRI检查,并依据影像检查结果制定手术方案。手术入路方式为经颈外入路73例,经腮腺入路5例,经口入路5例,经下颌骨裂开8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良性肿瘤20种,恶性肿瘤9种。80例良性肿瘤术后6例失访,74例随访3184个月无复发。11例恶性肿瘤随访851个月,中位随访29个月,7例死亡,1例失访。本组患者术后并发霍纳综合征3例,声音嘶哑2例,舌下神经麻痹1例,副神经麻痹1例,上气道梗阻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结论咽旁间隙肿瘤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类型多样化;CT和(或)MRI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可能的来源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式,单纯颈外入路可切除绝大多数肿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预后好,恶性肿瘤预后差。

  • 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淄博市中心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