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学“脾”与线粒体关系密切,脾虚常导致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异常。由于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的清除形式,而在脾虚诱导下产生的大量受损线粒体,不足以自我清除时,便极有可能导致线粒体自噬机制的紊乱。肠道菌群紊乱也是中医学“脾虚”的重要生物学基础。肠道菌群失调,线粒体自噬异常等生物稳态的失衡均会影响痛风性肾病的发展。脾虚运化失常,致湿、痰、瘀等“浊”邪堆积于肾,导致痛风性肾病。中药具有多靶点和全身治疗的优势,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和包括线粒体自噬在内的多种线粒体生理过程。脾虚与肠道菌群和线粒体自噬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个影响痛风性肾病发展的免疫代谢网络,这有可能是中药防治痛风性肾病的潜在靶点。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