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散光矫正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ART IOL)和单焦点IOL(Toric IOL)植入术后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 纳入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在内蒙古朝聚眼科医院就诊的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IOL植入术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散光度为1.0~2.5 D)患者72例72眼。按照植入IOL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RT IOL组和Toric IOL组, 分别为37眼和35眼。术后随访1年, 比较2个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 主要结局指标包括裸眼远(5 m)、中(80 cm)、近(40 cm)视力及最佳矫正远、中、近视力, 绘制离焦曲线, 测定对比敏感度、术后IOL旋转度和残余屈光度数, 次要结局指标包括视觉主观症状及脱镜率。结果 2个组患者平均裸眼远视力及最佳矫正远、中、近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RT IOL组平均裸眼中、近视力均明显高于Toric IOL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RT IOL组术眼离焦曲线呈双峰状, 分别在远焦点0.0 D和近焦点-2.5 D达峰值, 1.5~-3.0 D视力在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LogMAR)0.2以上, 焦点深度范围为4.5 D(1.5~-3.0 D);Toric IOL组的离焦曲线只有1个波峰, 峰的位置位于最佳矫正视力, 即0.0 D, 只在1.0~-1.0 D视力达LogMAR 0.2以上, 焦点深度范围为2.0 D(1.0~-1.0 D)。2个组术眼在明光、明光眩光及暗光环境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RT IOL组在暗光眩光高频环境下对比敏感度低于Toric IOL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 IOL组和Toric IOL组术眼术后平均残余散光度分别为(-0.47±0.51)D和(-0.49±0.42)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8, P>0.05)。2个组术后IOL轴位旋转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6, P>0.05)。ART IOL组术后总脱镜率达到97.30%(36/37), 明显高于Toric IOL组的17.14%(6/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20, P<0.05)。结论 Toric IOL和ART IOL均能较好地矫正角膜散光, 提高患者的远视力, 但ART IOL植入可提供更加优良的远、中、近全程视力, 脱镜率高于Toric IOL植入人群。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