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脊柱侧凸双侧椎旁肌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作者:邱勇; 吴亮; 王斌; 俞扬; 朱泽章; 钱邦平; 马薇薇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12): 826-829.
DOI:10.3760/j:issn:0529-5815.2006.12.010

摘要

目的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肌中褪黑素受体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的关系。方法本实验共分3组:特发性脊柱侧凸组:20例,平均Cobb角56°±16°,顶椎位于T6-11。其中Cobb角>50°10例,Cobb角≤50°1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组:12例,平均Cobb角59°±33°,顶椎位于T7-12。对照组:取10例非脊柱侧凸病例作为对照。采用RT-PCR方法检测所有病例两侧椎旁肌中褪黑素受体两种亚型MT1、MT2mRNA的表达量。结果特发性脊柱侧凸和先天性脊柱侧凸组顶椎区凹侧椎旁肌MT2mRNA的表达量明显小于凸侧(P<0·05),MT1mRNA的表达量两侧无显著差异(P>0·05)。特发性脊柱侧凸组中Cobb角>50°的病例顶椎区凹凸侧椎旁肌MT2mRNA表达量的比值与Cobb角≤50°的病例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两侧椎旁肌MT1、MT2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两侧椎旁肌MT2mRNA的表达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为继发性改变,在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

  • 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