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从餐馆到商超、银行,甚至是二手房中介,门口都摆有一张小桌,桌上放了一摞登记表,顾客进门前都得详细写下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这成为各行业复工迎客的"标配"。这些牵扯个人隐私的信息最终去了哪儿?有没有得到保护?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一些商超、餐馆、银行的门店虽然为疫情防控做登记,但却出现个人信息登记表随意摆放、无人看管的现象,暗藏泄露风险,也让市民直呼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