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补肾助孕方治疗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RSA)的主要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通路,应用分子对接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从而揭示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研究综合数据库(TCMID)检索和既往文献收集补肾助孕方的活性成分,应用DrugBank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等平台查找预测药物作用靶点,检索人类基因注释数据库(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中等数据库获得复发性流产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预测靶点取交集。应用Cytoscape 3.7.1软件绘制“补肾助孕方-化合物-靶点-复发性流产”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平台(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获取核心网络。其次,采用R语言软件对共同靶点分别行基因本位(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AutoDockvina 1. 1. 2 软件用来行分子对接以及体外细胞实验验证补肾助孕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的激活作用。结果:发现补肾助孕方的53个潜在活性成分可能靶向59个复发性流产相关作用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获得470个细胞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血管形态发生、发育、细胞增殖、氧化活性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03条信号通路(P<0.05),主要与PI3K/AKT信号通路、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提示补肾助孕方关键活性成分山奈酚与核心蛋白蛋白激酶B(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的Vina得分最低且相近。体外细胞实验证实,补肾助孕方可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VEGFA的表达及下游AKT1蛋白的表达水平,促进血管的生成。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补肾助孕方作用于血管形态发生发育、细胞增殖,明显激活PI3K/AKT通路进而上调VEGF的表达,最终促进母胎界面血管生成利于妊娠早期胎盘的形成及早孕的维持,起到治疗RSA的作用,为后续新药研发供思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