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刘文典(1889-1958),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刘天民,安徽合肥人,九三学社成员,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省立安徽大学校长、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等职,抗战爆发后,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任教,终生从事古籍校勘及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1906年,刘文典入芜湖安徽公学学习,得该校教师陈独秀、刘师培赏识培养,并受他们反封建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于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9年,刘文典赴日留学,受业于章太炎并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1912年,刘文典回到上海,任《民主报》翻译,以笔名“刘天民”发表文章,宣传民主思想。“二次革命”失败后,刘文典再次赴日,于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后任孙中山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