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磁共振与CT联合诊断腹膜后内寄生胎

作者:包艳娟; 杨小红; 杨星海; 赵胜; 杨帆; 潘圣宝; 张晓燕
来源: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3, 20(3): 265-271.
DOI:10.3877/cma.j.issn.1672-6448.2023.03.002

摘要

目的:探讨胎儿期腹膜后内寄生胎的超声与磁共振的影像特征,与出生后CT对比,提高内寄生胎的产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0年1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6例腹膜后内寄生胎产前超声、磁共振影像及其临床资料,并与出生后CT、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产前超声首次发现肿块大小范围为11 mm×10 mm×11 mm至40 mm×37 mm×25 mm。超声发现肿块后完成磁共振检查。宿主出生1~12 d超声复查肿块大小范围为54 mm×45 mm×38 mm至125 mm×112 mm×83 mm。6例产前均正确诊断为腹膜后内寄生胎,最早于孕28+4周正确诊断。临床结局:6例宿主于出生5~16 d择期手术,其中3例行开放手术,3例行腹腔镜微创手术,随访至2021年9月均未复发。病理结果:6例腹膜后内寄生胎,单寄生胎4例,双胎内寄生胎2例;其中1例合并成熟性畸胎瘤。与病理结果对照,产前超声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骨性组织、颅骨环、长骨、脊柱轴、肢芽、血管蒂等。磁共振检查能更准确地判断内寄生胎与腹内毗邻脏器结构之间的关系。结论:超声联合磁共振、CT成像有助于提高胎儿期腹膜后内寄生胎的诊断率。

  • 单位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