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患者肠道菌群及临床特点,提高对结肠息肉的诊断能力,预防肠癌。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经肠镜确诊为结肠息肉的患者为试验组,同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晨起新鲜粪便,30 min内送检验科进行革兰染色涂片镜检了解肠道细菌情况。同时分析患者一般临床资料、Hp感染情况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特点。结果:试验组BMI≥24 kg/m2比例和便秘及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G+杆菌减少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G-杆菌和G+球菌增多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杆菌增多、G-杆菌减少、G+球菌减少、G-球菌增多、G-球菌减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肠道菌群细菌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腹血糖、CRP、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超重、长期便秘、血脂增高的人群可能更容易罹患结肠息肉,结肠息肉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