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的监管框架

作者:孙天琦; 赵民; 张昕宁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2022, (06): 57-62.
DOI:10.19409/j.cnki.thf-review.2022.06.005

摘要

<正>本文对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的监管框架进行了系统阐述。TLAC监管规则在我国的落地实施,有利于完善我国G-SIBs监管和风险处置的制度框架,增强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力,引导G-SIBs更加注重业务发展与损失吸收、风险抵御能力相匹配,提升发展质量。同时,对拓展商业银行主动负债品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021年10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财政部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国内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提出了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监管要求,构建了全面的TLAC监管框架,有助于提高G-SIBs服务实体经济和抵御风险能力,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 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