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沈周《沧洲趣图》与晋唐以来文学领域广泛传播的"沧洲"意象,紧密关联。本文根据卷末沈周自题书法风格推断此作的绘制年代,并通过其与吴镇《仿荆浩<渔父图>》等画作的对比分析,指出吴镇在沈周学习董源、巨然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本文还对此画的接受者的身份进行推测,提出庙堂与江湖对立、协调的文化意蕴在此画创作中的意义,指出此图创作中无论画意还是风格选择,都预设了使接受者感受到有异于京师主流的苏州绘画魅力。

  • 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