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管腔非狭窄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

作者:李杨琛; 郭润财; 谢晟*; 张学滨; 刘尊敬
来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1, 37(12): 1809-1813.
DOI:10.13929/j.issn.1003-3289.2021.12.013

摘要

目的以高分辨率MRI(HRMRI)观察颅内管腔非狭窄性脑卒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纳入41例MR血管造影(MRA)未见明显异常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HRMRI所见分析其颅内动脉粥样斑块,比较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位置、强化、血管重构及斑块负荷的差异。结果 41例中,于33例(33/41,80.49%)中检出50个颅内斑块,平均负荷值(12.96±8.03)%;斑块所在血管正性重构率72.00%(36/50)。8例(8/41,19.51%)未见明确斑块。50个斑块中,17个为责任斑块,33个为非责任斑块,责任斑块位于前循环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责任斑块(P<0.05),其强化状态、负荷及血管重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内管腔非狭窄性脑卒中患者斑块负荷较低,且斑块所在血管易发生正性重构,前循环斑块更多导致脑血管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