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六国期间北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主要表现为:各割据政权的统治者出于文化认同与政权建设的需要,纷纷延续中原儒学传统,采取崇儒兴礼的策略;主流社会知识界对儒、道思想的理解融汇,使玄学风尚不绝如缕;得益于统治者的扶持,佛教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前凉"为代表的汉族政权对中原文化在北方的存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引领了"十六国"的文化潮流。"儒""玄""佛"文化"承前启后,继绝扶衰"。北方各少数民族经过一百多年的文化洗礼,为最终实现隋唐时代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