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大学生静息态脑电图脑功能连接特征研究

作者:梁安迪; 张芫; 张越; 纽晓丹; 池爱平*
来源:生理学报, 2022, 74(04): 574-584.
DOI:10.13294/j.aps.2022.0063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抑郁症大学生基于静息态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的脑功能网络在一些功能连接上发生的变化,以期观察抑郁发病涉及的脑区以及大脑皮层下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状况,从而给抑郁症诊断提供额外的信息。根据贝克抑郁量表第二版(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II, BDI-II)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筛选出20名具有抑郁症状的女大学生,利用32导的脑电采集系统(Neuroscan)对其在静息状态下的EEG信息进行采集,用MATLAB软件进行EEG数据处理与功能连接分析,随后对所得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相干性分析、相位锁定值分析、相位滞后指数分析以及加权相位滞后分析以构建静息态大脑功能网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EEG在θ和β频段的相关性显著升高(P <0.05),在α频段极显著升高(P <0.01);其中在α和β频段的相干性显著升高(P <0.05),主要集中在左半球额叶和颞叶区域;在θ、α和β频段的相位同步性显著升高(P <0.05),在α频段的连接性最为明显,主要集中在前额区和左半球的额区到颞区。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组功能连接差异指标(相干性、相位锁定值)与BDI-II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且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显示,这些差异指标的特异性高达85%。以上结果提示,抑郁症大学生的大脑功能异常与其左半球尤其是在额区α频段的功能连接变化相关,本研究结果对今后抑郁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