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玫瑰之名》以历史书写元小说著称于世,它既有后现代元小说特征,又烛照中世纪晚期的欧洲社会现实。本文采用文化批评研究方法,对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文学文本“去神秘化”和“再语境化”,以此探寻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政治。它聚焦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运动演进的转型期,探索新旧法则交替之际的西欧社会众生相。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城市市民和商业经济应运而生,引发教会内部价值观分流,僧侣阶级的混乱与争斗层出不穷。小说中多次提及罗杰·培根和托马斯·阿奎纳等中世纪文化巨人,他们重新发现亚里士多德的人文主义思想,以此来反抗教会的腐朽体制。本论文以这些为思辨资源,批驳宗教狂热、知识狂热、语言狂热等信仰激进现象,提倡尊重人性和理性的科学发展观,从而揭示中世纪社会变革和转型的历史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