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和民间生活研究中的实践理论

作者:西蒙·布朗纳; 龙晓添
来源:民间文化论坛, 2019, (04): 50-68.
DOI:10.16814/j.cnki.1008-7214.2019.04.007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美和欧洲的民俗学研究方法分别以表演和实践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虽然围绕这两个关键词所构建的研究方向有一些共同关照的概念化民俗事象,但是作为一种表达行为,两者的理论差距显而易见。为回应社会变动,二者于20世纪同一时刻兴起,但演绎和归纳有所不同,表演往往代表事物的单一性(突现性),而实践意味着民间行为的总体性(优先性)。21世纪的研究轨迹表明,实践理论在民俗学和民间生活研究中具有更广泛的解释力,特别是如果这些研究面向日常生活的"移动民族志"(mobile ethnography)展开。尽管可以共享由皮埃尔·布迪厄和安东尼·吉登斯推进的社会学、人类学的实践理论,但民俗学的实践思想集中在根植于重复的、多变的行为和框架性活动中的认知和文化惯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