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3D打印治疗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短、中期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8年2月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常规组行常规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3D组行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3D打印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置钉准确率、术后7 d、术后14 d、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后凸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伤椎前后缘高度比。结果 3D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13.14±13.85)min、(195.11±23.62)ml、(184.73±21.42)ml,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D组置钉准确率95.56%(344/360),高于常规组82.22%(296/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后7 d、术后14 d、术后6个月JOA评分分别为(20.42±2.38)分、(20.78±2.43)分、(22.47±2.69)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3D组后凸Cobb角分别为(8.69±2.25)°、(9.08±2.50)°,均低于常规组,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为(90.47±7.36)%、(90.73±7.45)%,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3D打印治疗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引流量低,可准确置钉,减小术后后凸Cobb角,增加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促进患者胸腰椎功能恢复。

  • 单位
    单县中心医院; 山东省中医院;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