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途径进行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式分别为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法将药物治疗1周1个月但疗效欠佳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69耳),分成两组进行治疗,治疗组32例(33耳)行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治疗,对照组33例(36耳)行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治疗,每23 d注药1次,共治疗3次。随访10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31/33)和83.3%(30/36)。随访1012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5.2%(5/33)和33.3%(12/3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电子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注药和鼓膜穿刺注药两种方法鼓室注入地塞米松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相同疗效,电子鼻咽喉镜下咽鼓管注药疗法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