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脑囊尾蚴病(neurocysticercosis,NCC)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符合NCC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及转归等情况。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NCC患者94例,其中67.0%(63/94)为男性,59.6%(56/94)为3055岁年龄段,73.4%(69/94)有阿坝、甘孜、凉山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旅居史,80.9%(76/94)居住在农村。NCC的临床表现以癫痫、头痛、颅内压增高为主,ELISA检测囊尾蚴抗体阳性率为96.8%(91/94),头部影像学检查(CT及MRI)95.7%出现有异常信号(90/94)。94例患者中有73例首诊疑诊为NCC,误诊率为22.3%(21/94)。诊断明确后,79例服用阿苯达唑,剂量为20 mg/(kg·d),分2次口服,疗程10 d;11例使用吡喹酮治疗,总剂量为120180 mg/kg,3次/d×3 d;4例使用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77例(81.9%)好转,其中12例(15.6%)复发。阿苯达唑治疗组出院时好转率为84.8%(6/11),高于吡喹酮组的54.6%(P<0.05)。结论 NCC患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多发于少数民族地区,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诊断需结合头部CT或MRI、囊尾蚴抗体检查,阿苯达唑治疗效果优于吡喹酮。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