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析间伐对杉木凋落物储量和水文特征的影响,可为科学构建杉木人工林结构、更好发挥其水源涵养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以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板桥管护站13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取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布设未间伐(CK,对照)、轻(LIT)、中(MIT)、重度(HIT)4种间伐强度,应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相结合的实验方法,分析4种间伐处理下杉木人工林各分解层凋落物储量、吸水特征、拦蓄能力。结果表明:4种间伐处理杉木凋落物储量为4390~7600 kg·hm-2,中度间伐凋落物储量较轻、重度间伐显著提高21.41%、75.60%(P<0.05),半分解层凋落物储量是未分解层的6倍。未分解、半分解凋落物持水量(W)、吸水速率(V)与浸水时间关系符合对数(W=a+blnt)和幂(V=ktn)函数模型,前者在4 h前增加迅速,后者在0~4 h迅速衰减。半分解层持水量、吸水速率大于未分解层,中度间伐处理高于其余3种处理。间伐显著改变了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2460~2113 kg·hm-2)、最大拦蓄量(1870~1598 kg·hm-2)、有效拦蓄量(1500~1281 kg·hm-2),中度间伐较对照、轻、重度间伐显著提升17.00%~68.45%、16.91%~70.88%、16.93%~71.46%(P<0.05),半分解层凋落物水文特征大于未分解层。建议该地区杉木人工林经营管理,宜采取中度间伐,实现森林水源涵养效益最大化。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