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动物模型造模方法评价及进展

作者:陈颖颖; 罗静; 徐愿; 陶庆文*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11): 2697-2700.
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18.11.033

摘要

背景:肾阳虚是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贯穿于许多疾病之中,临床疾病的研究需要借助于动物证候模型,当前肾阳虚动物模型主要包括病因模型和病理模型两大类,目前尚无文献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总结不同的肾阳虚造模方法,筛选出方法简单,模型稳定,与人类自然发病状态较接近的模型。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近5年的文献,筛选有关肾阳虚动物造模的文章,对目前常用的肾阳虚造模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筛选出相关文献141篇,其中,肾阳虚造模方法以病理模型造模法居多,采用氢化可的松造模102篇,占总数的72%;腺嘌呤造模21篇,占15%;去势法造模6篇,占4%;甲巯氧咪唑、丙巯咪唑造模4篇,占3%;其他造模方法8篇,占6%,病因模型相对少见。病因模型更接近自然发病状态,但是复制模型的时间较长,病理模型更接近肾阳虚的病理表现,但拟合程度较为局限。结论:目前,肾阳虚模型以病理模型为主,以氢化可的松模型应用最广。病因模型和病理模型各有特点,可根据具体实验选择使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