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屏障技术用于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管理中对压力损伤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简式-36(SF-36)量表评分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住院治疗的88例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利用红绿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屏障技术联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发生情况,参照SF-36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等维度进行评分,干预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结果:观察组经屏障技术干预后,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53,P<0.05),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职能评分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7,t=5.019,t=6.534;P<0.05),在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含量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6,t=4.192,t=5.299;P<0.05)。结论:屏障技术对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高危患者实施管理干预,能够减少压力损伤的发生,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

  • 单位
    河北省人民医院; 邢台市人民医院; 沧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