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对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Xa因子活性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组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两组均随访1年。于随访3个月和1年时检测凝血功能、Xa因子活性、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1年,研究组APTT、PT和IN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1年,利伐沙班服药2 h后Xa因子活性分别为(467.34±146.22)和(439.50±120.48)pg/ml,明显低于服药前的(897.23±154.40)和(845.87±136.2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1年,两组血清TNF-α、IL-6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a因子活性可以用来监测利伐沙班的抗凝作用,预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复发的风险。抗凝药物可能通过抗炎途径加强了心肌和脑保护作用,关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炎性因子的浓度变化,选择联合相关抗炎治疗,对预防和治疗非瓣膜性房颤脑梗死有重要意义。
-
单位天津市环湖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