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伊拉克北部S油田位于扎格罗斯盆地,主力油层为侏罗系的海相碳酸盐岩,古近纪时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受到剧烈造山运动的影响,储层裂缝非常发育。通过岩心、薄片观察、测井和测试数据分析,认为该油田储层裂缝既是渗流通道,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和裂缝型储集空间。裂缝孔隙度是该类油藏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针对裂缝孔隙度定量计算的难点,通过岩心观察分析和成像测井解释两种方法计算了该油田主力储层的平均裂缝孔隙度分别是0.15%和0.19%。数据分析表明,储层的裂缝孔隙度与裂缝段采油指数呈正相关,裂缝的发育明显改善了储层的渗流性,是该油田获得高产油气流的关键因素。另外,也发现泥质含量超过40%或者石膏含量超过50%的岩石,裂缝孔隙度几乎为零。

  • 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