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近年来,围绕文学的自律与介入话题,产生了许多争议。说起来,这应该是当代文学的一个老问题。问题的关键,不是把文学的介入或自律看作不言自明的本质概念,“而是考察它形成的过程性”。(1)但历史化研究的吊诡之处在于,我们是在已经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开始的,这种后置视角,很容易落入依据结论回推经过的认知陷阱:一些事件因此被凸显、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一些细节自此被遮蔽、变成了无所指的冗余。本文对“干预生活”这个关键词的重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