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采取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矫正器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78例。根据矫正器类型分为对照组(传统托槽)和观察组(自锁托槽), 每组3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菌斑指数(PLI)、牙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和龈沟液指标[龈沟液量、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44%, 38/39)高于对照组(79.49%, 31/39), P<0.05。治疗前, 两组牙周指数、龈沟液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PLI、GI、SBI、龈沟液量、IL-1β、TNF-α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2%, 2/39)与对照组(12.82%, 5/39)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托槽矫正器比较, 自锁托槽矫正器用于牙周病正畸治疗中, 可更好地改善牙周指数与龈沟液指标, 提高临床疗效, 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 单位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