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赖氏通元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赖氏通元针法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0 d。治疗30 d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EDQoL)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洼田饮水试验、Rosenbek误吸程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进食水的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66/80),对照组为67.50%(54/8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疗效与Rosenbek误吸程度疗效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可进水、可进食流质物、可进食糊状物、可进食固体食物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ED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EDQoL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氏通元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