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地区儿童过敏原筛查结果分析

作者:逯晓辉; 林贵兰; 戴淑惠; 黄宇; 房丽丽; 洪国粦*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 2021, 36(21): 5006-5009.
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1.21.038

摘要

目的了解厦门地区儿童食入性和吸入性过敏原的分布特点,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门诊和住院疑似过敏性疾病的患儿4 886例,采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分析各种过敏原的阳性分布情况。结果不同性别患儿食入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P<0.05;χ2=5.08,P<0.05);儿童食入性过敏原鸡蛋白、牛奶及牛肉居前三位,三者阳性率无性别差异(P>0.05);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组合阳性率最高,超过30%,男女易感性存在差异(χ2=5.17,P<0.05),男童较女童阳性率高,其次为蟑螂和屋尘。鸡蛋白、牛奶及牛肉发生过敏反应以1、2级常见,而尘螨组合发生高度过敏的阳性率高。除虾、蟹外,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青春期前儿童部分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厦门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以混合过敏为主。3岁内儿童,食入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中的中重度混合过敏阳性率超过15%,其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降低趋势(χ2线性=129.850,P<0.05;χ2线性=11.610,P<0.05)。结论厦门地区儿童主要食入性过敏原为鸡蛋白、牛奶及牛肉;主要吸入性过敏原为尘螨组合、蟑螂及屋尘。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过敏原结构存在差异。3岁内儿童应警惕中重度混合过敏,尘螨组合过敏则应注意高度过敏的发生。

  • 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