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春之祭》是美籍俄裔著名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的重要代表作品,于1913年在法国香榭丽舍大街巴黎剧院首演。该作品被看作是新音乐的典范,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芭蕾舞剧。在这部作品中表达了人们对现实的批判与对生命的渴望,主张反对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强调抒发人的真实情感,是一场誓死不从,离经叛道的历史性革命。本文从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的创作背景出发,联系音乐结构的复杂性与舞蹈语汇的奇特性,发现《春之祭》中"可听性"与"可视性"的密切联系,分析斯特拉文斯基如何诠释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是"看得见"的音乐。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