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子宫破裂28例临床分析

作者:伍绍文; 何电; 张为远*
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 34(10): 1134-1138.
DOI:10.19538/j.fk2018100116

摘要

目的探讨完全性子宫破裂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以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分娩28例完全性子宫破裂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完全性子宫破裂发生率为0.019%,中位分娩孕周为37周(1841周)。其高危因素主要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破裂17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8例,子宫畸形1例,人工流产史1例,病史不详1例。17例发生在孕38周之前,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性下腹痛(14例),11例发生在孕38周之后,常见症状是胎心监护异常,主要是各种类型的胎心减速(8例)。24例剖宫产终止妊娠,4例阴道分娩(2例为中孕期引产,1例孕34周,另1例孕40周)。24例行子宫修补术,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另1例孕中期治疗性引产诊断为子宫破裂,经抗炎止血输血等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25例发生产后出血,15例输血治疗,14例发生失血性休克,6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8例孕产妇无一例死亡。6例流产儿死亡;活产新生儿22例,出生体重为11354555 g,8例发生新生儿窒息。结论当瘢痕子宫孕中期出现下腹痛及产时监护出现胎心减速应警惕完全性子宫破裂。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公共卫生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