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运用盆底超声对40例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静息状态下与瓦氏动作后吊带位置、角度变化与疗效的关系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40例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按临床疗效不同进行分组,20例临床治疗有效为观察组,20例临床治疗无效为对照组,并进行盆底实时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在静息状态下、瓦氏动作后吊带位置,并动态观察测量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瓦氏动作后吊带角度的变化,比较吊带位置及角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吊带中点距离尿道内口距离与有效尿道长度比值静息状态时观察组为0.732±0.078,对照组为0.453±0.092;瓦氏动作后观察组为0.712±0.033,对照组为0.445±0.077,无论是在静息状态时还是瓦氏动作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吊带中心点至尿道中心点距离静息状态下观察组为(3.371±0.409)mm,对照组为(5.637±0.338)mm;与瓦氏动作后观察组为(3.154±0.378)mm,对照组为(5.939±0.293)mm;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还是瓦氏动作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下与瓦氏动作后吊带角度变化差值观察组为20.5°±10.213°,对照组为60.333°±5.13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超声可以通过观察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后静息状态下与瓦氏动作后吊带位置、角度变化来评价治疗效果,并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