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心力衰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全球约有心力衰竭患者6 400万[1],而我国患者约1 000万[2]。心力衰竭发展到终末期临床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低于50%[3]。心脏移植和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ant device, VAD)是治疗心力衰竭、延缓患者生命的主要手段[4-5]。但由于供体的稀缺导致患者无法及时接受心脏移植治疗。近年来,随着生物和工程领域的进步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