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低改阔”林分干扰和植被空间格局分析

作者:程玉娜; 石磊桥; 林洪; 李亮; 贾全全; 刘丽婷
来源:南方林业科学, 2022, 50(02): 40-45.
DOI:10.16259/j.cnki.36-1342/s.2022.02.010

摘要

我国南方各省均在加快松树纯林提质改造提高森林质量,为减少以马尾松(Pinus masonniana)、湿地松(P. elliottii)等为主的松树纯林比重,降低因松材线虫病造成松林大面积死亡的风险,优化林分树种结构,构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本文拟通过建立松树纯林改造过程中草本层、各类树冠、多种干扰等多类事物间关联,分析林分质量趋势和驱动机制。将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的出现和扩散视为林分趋于低质化的一种指示;应用扩展点格局的方法,将调查样地芒萁、针叶树冠、常绿阔叶树冠、落叶阔叶树冠、人迹干扰、林窗干扰、边坡干扰归类并调查绘制矢量图;建立栅格数据库后进行格局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样地范围内0~40 m空间尺度内芒萁与人迹干扰、边坡干扰、针叶树种呈空间格局显著正关联;芒萁与林相改造过程中形成的人工林窗、常绿阔叶树显著负关联,芒萁斑块与落叶阔叶树种斑块在0~40 m空间尺度上斑块间关联不显著。研究亦发现可以通过扩展点格局的方法建立林分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多种事物关联关系,分析干扰对林分质量的影响。在林地里增设户外运动场地和边坡的形成会促进芒萁种群形成和扩散,使林分趋于低质;在过熟松林中开拓林窗和在林窗下种植常绿阔叶树,针叶林“针改阔”改造可抑制芒萁种群的扩散,是促进林分质量提升的营林措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