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徐则臣的《耶路撒冷》在一个"出走—回乡—出走"的叙事模式中书写了一群"70后"青年的精神信仰史和心灵救赎史。城市"局外人"和故乡"陌生人"的身份让"70后"初平阳成了无根的漂泊者,到耶路撒冷去成了他寻找精神信仰的旅行目标。《耶路撒冷》在理想主义的信仰叙事中暗含了一个"70后"群体灵魂救赎和自我成长的叙事,人生是不完美的,人性是不完善的,人要真诚面对自我、面对生命以求真正的成长与成熟。《耶路撒冷》采取了复调式的叙事结构,这种复合型文体与"70后"心灵史的书写具有同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