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语新诗的生成与成熟,得益于西方诗歌的滋养。在"诗人译诗"传统这一视点下的诗人译者个体,其所译和所写之间,均存在一定的"错位"现象,即相信由翻译引进的诗歌,比本土诗歌具备更多优秀且可学习的品质,而对这一事实的虚心接受与转化,恰好构成诗人们持续翻译和发展个人诗学的动力。以王家新为个案,在阐述其写作观和翻译观的基础上,探讨其在"错位"视角下的丰富诗艺连结点与生长性。王家新对时间意识的特殊敏感,促使其完成对"错位"现象的克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