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下小儿皮肤温度变化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

作者:李艳; 谢海*; 周期; 符少川; 马乃全
来源: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6, 37(09): 782-785.
DOI: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6.09.004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的阻滞区域内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 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小儿手部手术30例, 全身麻醉喉罩通气, 行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在靠近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周围各注入1 ml/kg总量1/4的0.25%罗哌卡因。随机在阻滞的各个神经分支支配的皮肤区域内取一个测量点, 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 min皮肤温度的变化值。以阻滞效果作为评判的标准, 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Spearman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 AUC)为0.88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15~0.957];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幅度为0.65 ℃时, 敏感度与特异性之和值最大, 其敏感度为86.4%, 特异性为94.1%;Spearman相关系数:r=0.773(95%CI:0.656~0.840)。结论皮肤温度变化对评估阻滞效果有较高的准确性, 可以用于全身麻醉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后阻滞效果的评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