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间隔穴位埋线方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10日组(30例)和15日组(30例),10日组治疗6次,15日组治疗4次,疗程2个月。分别于治疗1月后,2月后观察患者IBS-D症状严重程度积分(IBS-SSS)以及布里斯托尔分粪便等级(BSC),评定两组疗效。结果 10日组脱落2例,15日组脱落1例。两组治疗1月后10日组有效率高于15日组(χ2=5. 06,P<0. 05);治疗后2月,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54,P>0. 05);治疗1月后,15日组IBS-SSS积分明显高于10日组(P<0. 05),2月后IBS-SSS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SC分数治疗1月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月后15日组BSC分数高于10日组(P<0. 05)。结论穴位埋线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粪便质量,两者总体疗效无统计学差异,穴位埋线是一种有效治疗IBS-D的手段。
-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