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进行临床护士隐性缺勤行为现状调查,并探讨特质正念水平在昼夜节律类型及隐性缺勤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2020年12月采用问卷星对山东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56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昼夜节律类型量表中文版、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结果 临床护士的隐性缺勤得分为(14.87±4.74)分,处于较高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隐性缺勤得分与昼夜节律类型的灵活性/刚性维度(r=-0.270,P<0.001)、正念水平(r=-0.344,P<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昼夜节律类型的困倦/活力维度(r=0.264,P<0.001)呈显著正相关。分层回归及进一步的简单斜率检验法显示,特质正念水平在昼夜节律类型的灵活性/刚性维度与隐性缺勤间发挥调节作用(ΔR2=0.9%,P<0.001)。结论 临床护士的隐性缺勤行为较为普遍,通过提高临床护士的正念水平,可以改善昼夜节律紊乱对工作投入的负性影响,从而减少护士的隐性缺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