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川崎病85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晓依; 何欢; 陈戟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5, 29(11): 1139-1141.
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1501154

摘要

目的总结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早诊断和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2月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诊治的85例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患儿年龄2个月7岁,男:女为1.74:1。主要临床表现发生率依次为发热100%、结膜充血90.59%、口唇黏膜改变84.71%、皮疹81.18%、淋巴结肿大69.41%和四肢末端改变55.29%。实验室检查中WBC,PLT,CRP和ESR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38.82%,43.53%,90.59%和85.88%。<2岁组较27岁组的KD患儿PLT升高发生率高。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20.00%,发热率100.00%,以发热>10d的KD患儿冠脉扩张发生率较高。有84例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阿司匹林治疗,有效80例,5例无效。结论 KD患儿结膜充血、口唇黏膜改变和皮疹是仅次于发热的临床特征性表现,其对本病诊断价值较大,值得皮肤科医生注意,且尽早使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对预防冠状动脉病变十分重要。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