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调查

作者:周晓龙; 刘强; 陆颂文; 王建书; 王瑛; 赵敏娴; 梁炜; 杨海兵*
来源:职业与健康, 2018, 34(16): 2262-2265.
DOI:10.13329/j.cnki.zyyjk.2018.0587

摘要

目的了解2016年苏州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和输水管网的安全性。方法分别于2016年枯水期(1—3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全市各地区出厂水和末梢水水样,对菌落总数和铅等水质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全市丰水期末梢水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游离余氯和硝酸盐含量均低于枯水期,而三氯甲烷、铁和铝的含量高于枯水期(均P<0.05);苏州各地区末梢水中菌落总数、游离余氯、铅和三氯甲烷等16项指标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昆山市末梢水中铁[(0.07±0.05)mg/L]和铅[(0.002 0±0.001 4)mg/L],常熟市水样中铝[(0.076±0.030)mg/L],张家港市水样中三氯甲烷浓度[(0.036±0.018)mg/L],市区水样的氯化物[(37.39±8.23)mg/L]、氟化物[(0.39±0.08)mg/L]和硫酸盐浓度[(49.63±14.69)mg/L]较高。结论苏州市生活饮用水丰水期应加强对加氯量的控制,而枯水期应注重饮用水饮用前的处理;各地区应加强对饮用水输水管网的管理和消毒设施的建设。

  • 单位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