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和比较不同的乙醇性痴呆(AAD)体外研究模型,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取胎鼠海马进行原代神经元培养及鉴定,给予不同浓度的乙醇作用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及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状况。另外,取新生大鼠海马切取脑片进行离体培养,采用HE染色观察不同时间点乙醇对海马脑片的损伤作用。结果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高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低表达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乙醇(50~100mol/L)作用24h可明显抑制海马神经元存活并呈浓度依赖关系;乙醇(50 mol/L,24 h)可诱导海马神经元显著凋亡。海马脑片HE染色证实短时乙醇作用(50mol/L,30 min)即可导致细胞明显损伤,而长时乙醇作用(50 mol/L,24 h)可导致海马形态结构严重破坏。结论在AAD发病机制研究中,原代海马神经元适用于建立慢性乙醇诱导损伤模型,而离体海马脑片适用于急性乙醇毒性研究。
-
单位临床医学研究所; 南昌大学医学院; 江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