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儿童与技术的互动生成不同时代的童年样态。印刷媒介制造的信息等级制度拉开儿童与成人的文化距离,塑造了理想的童年范型。但电子媒介的娱乐化倾向导致的儿童与成人趋同化、信息无序化以及羞耻心丧失,使持有本质主义儿童观的成人陷入童年消逝的惋惜之中。社会建构论提醒我们,儿童在数字媒介时代重构了新的童年样态,具体表现为他们拥有与成人同样的数字身份,信息的多元化丰富了他们的社会化途径,形成追求独异性的儿童屏幕文化。童年消逝只是成人的一种怀旧式想象,儿童才是童年的建构者。对于当下幼儿教育中的儿童本位,我们需要反省其中的成人姿态,立足儿童的社会背景,遵循儿童本位。
-
单位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