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社区戒毒制度建构于我国社会转型之际,其立法意旨在于以越轨行为的非罪化为契机,祛除监禁化处遇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立法者意图在顺应行政处理轻缓化与社会化的理念基础上,将吸毒者置于机构化处遇之外,并通过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实现对吸毒者的矫正与教育。社区戒毒制度的设立,对我国戒毒理念与制度的革新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然而,社区戒毒制度规范与具体措施,却呈现出由"内在强制"转向"外在强制"和"公权垄断"的显著特征,在执行上也渐次沦为机构化处分的前置或替代手段。厘清社区戒毒的制度内涵与法律地位,对于明确其制度设计的定位、考察具体措施的成效乃至展望未来的改善路径,皆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