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活动度的可行性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52例有肝脏穿刺病理结果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研究组)和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肝脏扩散峰度成像资料,并收集研究组的肝功能实验室指标。测量所有研究对象的肝脏平均扩散率(MD)和平均峰度值(MK)。研究组根据肝脏穿刺结果进行肝炎活动度分级(G0~G3),对照组默认为G0。比较不同程度肝炎活动度组间MD和MK的差异,分析MD和MK与肝炎活动度分级的相关性,并将肝纤维化程度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偏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MD对不同程度肝炎活动度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MD在不同程度肝炎活动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34,P<0.01),且两两比较显示G0(1.58±0.08)、G1(1.58±0.09)及G2组(1.54±0.13)均与G3组(1.32±0.09)差异有统计学统计学意义(P均<0.01),MD与肝炎活动度分级呈负相关(r=-0.423,P<0.01)。MK在不同程度肝炎活动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2,P=0.998),且MK与肝炎活动度分级无相关性(r=0.010,P=0.935)。将肝纤维化程度作为控制变量时,MD与肝炎活动度分级呈负相关(r=-0.255,P=0.027)。MD预测≥G1、≥G2及≥G3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69及0.96。结论 DKI定量参数MD可以用于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活动度,尤其能准确鉴别重度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