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先勇在小说中常常引用歌曲名称或歌词内容,化用音乐典故,借音乐来抒情、烘托氛围、象征暗示人物的心境与命运,音乐参与着白先勇小说意义与形式的建构,使小说呈现出含蓄蕴藉的朦胧美,成为小说富有表现力的有机成分之一。上海时代曲、台湾民谣、外国音乐共同建构了白先勇的音乐感知系统,每一种音乐书写中,白先勇都将自身与音乐有关的独特生命体验融入其中,音乐与小说人物、作家人生相互指涉,暗含白先勇对生命、离散的感悟。上海时代曲承载着上海时代的繁华往事,也携带着战争与流离的创伤性记忆;富含台湾本土特色的台湾民谣与哭调倾注了白先勇对宿命般的悲惨人生的关照;外国音乐书写则展示着在流离、追寻中的自我放逐与自我安置,蕴含着他复杂的、变迁的中国性认知。
-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